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综合新闻

【字体: 时间:2006年11月2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

  

2006“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新鲜出炉

由中华英才网(www.ChinaHR.com)推出的2006“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终于尘埃落定。50家杰出企业再次分享“最佳雇主”殊荣。引入瞩目的前10佳雇主分别是联想、宝洁、华为、IBM、海尔、中国移动、微软、腾讯、西门子、通用电气。当天,中华英才网、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经济观察报、新浪财经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共同举办了2006“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颁奖典礼。 

 

2006年是中华英才网第四次发布“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在今年的报告中,中华英才网继续对大学生最佳雇主CBC模型做了深化探讨,首次对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以及求职心理进行了详细的独立调研,并同时推出《2006中国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报告》和《中国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及求职心理调查报告》两份信息产品。报告内容涉及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数据,将切实帮助有关方面在大学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对话机制,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环境和自我,帮助企业了解大学生求职心理、调整相应人才招聘政策,进而整体推动大学生就业和企业揽才的双向工作。
 

生物DNA十大疑问

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综合新闻

聚焦公务员科学素质


 


    据介绍,本次调查从2005年10月持续到2006年5月,其间,中华英才网一共回收有效投票数91602票。调查覆盖台湾除外的中国所有省市地区33个省(包括香港、澳门),632所高校,有1102家企业上榜,横跨36个行业。
  
“最佳雇主”榜单新变化

  1、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平分秋色

  从今年公布的榜单中,令人欣喜地发现,上榜的国内企业在TOP50中由2005年的19家增加到24家,上升了10个百分点占到48%。而外资企业26家,占了52%,与2005年相比有所下降,由31家降到28家,百分比从62%下滑到52%。国内企业的吸引力显示出的强劲增长,一方面表明国内企业在招聘制度、工作环境、福利待遇、人才培养上的日益改善已初见成效,另一方面外企就业岗位相对有限、竞争压力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2、上榜雇主反应行业热点
  《2006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根据各个行业在TOP50排行榜上榜企业的数量,推出了本年度大学生就业的8大热门行业,分别为耐用消费品业、快速消费品业、IT业、互联网业、电信设备制造业、金融业、咨询/专业服务业和石油化工业。其中人气升温最迅速的是互联网业,上榜的互联网企业由2005年的只有1家变成2006年的7家,腾讯作为互联网企业的代表更首次闯入最佳雇主前十佳行列。
  相较互联网行业,汽车业却在今年继续失宠——与前两年的趋势一样,汽车业的上榜企业持续减少,2006年甚至没有汽车企业进入前50名。

  薪酬、品牌、文化 三大魅力有先后
  《2006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揭示的另一个最重要的“新意”在于,中华英才网对最佳雇主CBC模型(Compensation-Brand-Culture Model)的发展和完善。
   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大学生往往从“全面薪酬”、“品牌实力”、“公司文化”三个维度对雇主进行评价,并在2005年首次推出最佳雇主CBC模型。在本年度调查中,中华英才网为了能够更加科学的探讨这个模型的结构,运用了Lisrel8.2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考察实测数据对理论模型的拟合程度,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进而分析模型估计的参数,达到对最佳雇主CBC模型的效度说明。
  研究结果表明,“全面薪酬”、“品牌实力”、“公司文化”三个决定性因素在大学生心目中并不同等重要。经过测算,“全面薪酬”是影响大学生心目中雇主形象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品牌实力”,“公司文化”这个维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心理分析解码大学生择业难题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中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大幅增加,他们的就业压力却不断增大。
  为此,中华英才网在本次调查后推出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及求职心理调查报告》,富有针对性地重点对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和就业压力等内在动因进行了考察。其中主要发现包括:
  1、中国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三因素模型
  发展因素、保健因素和声望地位因素三大要素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其中属于发展因素的“个人发展与晋升空间大”成为大多数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中华英才网总裁、著名人力资源专家张建国表示,大学毕业生正处于在初次就业时期,未来发展、物质利益等多方面的需要同时支配着大学生的求职行为,对于促成大学生与企业匹配的机构,需要从多层面解释和把握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

  2、大学生就业预期偏高
  大学生就业预期普遍偏高,体现在期望薪金上尤其突出。调查反应出,大学生期望薪金主要集中2000-3000元,硕士、MBA和博士则主要集中在5000以上的薪金档位,同时,他们愿意接受的最低月薪中位数为1800元。而对照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去年12月发布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的数据,专科毕业生起薪为1333元,本科毕业生为1549元,硕士、博士分别为2674元和2917元。显然,大学生薪酬愿景仍实际情况存在相当的差距。
  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专家指出,这种情况也印证了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史密斯•霍尔伯特(Smith Herbert)的论断:由于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资质高于平均水平,从而导致整体收入预期水平的偏高。张建国谈到:“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尚未能对自身收入形成一种理性的预期。”
  另一方面,张建国还认为,大学生每年接受大学教育的直接方面的直接成本(包括学费、食宿费用等)约10000元,四年就达40000元。这样,大学生只有寻找到高收入工作,才能弥补这高昂的大学成本以保持净预期收益不变。因此,大学教育成本高昂也是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3、两大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
  本次调查研究分析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压力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实际的问题,如求职竞争激烈、家庭需要、爱情与好工作难以兼顾等,张建国认为,这些问题通过训练或者咨询是难以解决的。但针对另一类由主观原因引起的压力,如自我认识不清、缺乏求职技巧和经验、认为自己专业不对口不利于就业等,张建国则表示,这些问题能够通过专业的训练或者深入的分析得到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接近一半(49.3%)的大学生自我认识不清,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中华英才网在报告中指出,“从治本的角度来说,或者我们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制度。而如果从治标的角度来看,学校和院系的相关部门应该更多的与大学生进行交流,帮助他们弄清楚未来工作的方向。”

  4、实习锻炼有助于就业
  报告显示,近八成大学生毕业之际选择就业;而招聘网站是大学生获取招聘信息的第一渠道。但是否有过兼职、实习经验,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不小的影响。中华英才网在调查中发现,在校期间没有兼职经历或兼职时间短的学生对自身的认识相对更模糊,更缺乏求职技巧和经验;而有过一定兼职或者实习经历的大学生的获取渠道相对更为丰富,就业压力相对较小。
  张建国认为,这个结论体现出大学生在求职上的积极性以及准备的充分性,也为改善大学生就业压力提供了借鉴依据——兼职或实习就是一个很好的为未来工作的先期准备,在兼职过程中积累的工作经验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正式求职带来多方面的帮助。

“2007年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全面启动http://edu.QQ.com  

 由中华英才网(ChinaHR.com)、经济观察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等机构联合主办的“2007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启动在即。11月15日,中华英才网专家、联合主办方代表与来自IBM、联想、神州数码、爱芬食品等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以及北京科技大学张剑教授、北大纵横和华夏基石的人力资源专家和媒体代表,共同召开了“2007年大学生最佳雇主”标准评定会,拉开了“2007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的序幕。

这是国内第一次集合企业、院校、研究机构、媒体之力探讨大学生雇主形象标准的研讨会。参与者针对调查的实施过程和调查问卷的科学性、严谨性作出评定和修改。与前几年的调查相比,“2007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将更加注重调查结论对企业管理的参考价值,和对学校就业指导的实用价值。此外,各方一致认为,在目前众多的雇主调查中,“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显得非常必要,也必须进一步树立核心价值和展开模型标准的动态研究。据悉,11月20日,本次调查将正式进入问卷收集阶段。

来自《经济观察报》的商业评论主编方军表示,最佳雇主的评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企业品牌的影响,在校大学生接触企业的机会不多,选择的时候难免为企业声誉所左右,然而声誉显然不能代表企业的全部,更不应该是最佳雇主当选的原因,在新一度的调查中,应该削减品牌的成分,规避这个弊端。

来自神州数码的人力资源部招聘总监李侃霞则表示,在问卷上体现出的大学生对于企业的想法,无论是品牌、制度还是文化方面大学生对一个企业的评判,对企业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信息。此外,中华英才网可以考虑借助校园活动深化雇主调查项目,根据神州数码的经验,在各大高校进行的宣讲会类的活动往往能够吸引比预期更多的大学生关注。

经历了四载的探索与发展,国内权威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发起和组织的“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从2002年开始实施以来,以贴近大学生心理和就业现状的特点,日益得到各界认同,成为国内具有典型研究意义的专项调查。“2006中国大学生雇主调查”,中华英才网一共回收了有效问卷30534份,有效票数为91602票。调查覆盖台湾除外的中国所有省市地区33个省(包括香港、澳门),632所高校,有1102家企业上榜,横跨13个行业,为历年影响之最。在该年的报告中,中华英才网进一步完善了成为大学生最佳雇主的“CBC模型”;并根据调查信息,第一次推出中国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及求职心理调查报告。报告中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数据,将帮助在大学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对话机制,帮助企业了解和认识大学生、调整自己的人力资源政策,提高以招聘为中心环节的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整体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

目前,针对“大学生最佳雇主”的调查的结论报告也成长为反映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和企业在校园品牌形象变迁的最重要的业界标准之一。

面试:毕业生最大考验
 
    随着一个个顶着光环的人物——李彦宏、李开复、陈天桥、唐骏、熊明华、张亚勤等互联网企业高层纷纷走进各大高校进行演讲,面向2007年应届毕业生的“校园招聘”大战已渐入高峰。针对今年“校园招聘”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以及大学生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这个集中招聘季等问题,记者采访了权威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总监欧阳晖。据透露,自今年8月该网先后为包括戴尔中国、思科、索尼、阿里巴巴、MOTO等在内的上百家名企进行了面向全国的线上和线下的“校园招聘”活动,根据活动情况总结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今年企业校园招聘启动时间早;企业对于招聘工作的规范性更加重视;更多的本土企业采用校园招聘;建立校园“雇主品牌”越来越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

    多次协助大型企业规划校园招聘计划的欧阳晖提醒大学生,在“校园招聘”中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树立端正求职心态,不要期望一毕业就找到人人羡慕的企业或者岗位。他说:“据中华英才网‘2006中国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及求职心理’调查数据显示,有接近一半(49.3%)的大学生自我认识不清,不知道适合做什么。所以摆正心态是很关键的,职业生涯是一个伴随着自我成长而不断发展的过程,‘一步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不要总是盯着最优秀的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竞争力选择目标企业。专家分析指出,优秀的大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5%左右,他们的人才需求总量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0%。而06年应届毕业生有400多万人,07年还会有所增加,大学生必须学会接受的现实是,他们中超过90%要去中小企业就业。

    再次,认真准备简历,简历一定要简洁,不要花哨和写一些虚假的内容。欧阳晖建议,要根据企业招聘的具体岗位、职责要求对简历进行相应调整,不能用一个通用的简历投递所有的职位。因为不同岗位对候选人的要求不同,每个人都是多方面的,最好能够根据招聘的具体要求突出自己的优势,这样通过第一轮简历筛选的可能性才会比较大。

    最后是面试,面试时要自信、自然,既不怯懦也不夸张。他说:“大学生需要了解如何更好地进行面试,学习如何在面试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优势。有些同学因为紧张而怯场,有些又因为大大咧咧而不能给面试官好印象,所以,了解一些面试的技巧会对同学们有很大帮助。”

    那么,什么样的大学生更容易在校园招聘中成功呢?

    中华英才网自2002年起曾连续四年推出了“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在这个问题上非常具有发言权。欧阳晖分析认为,每个企业在选择毕业生的时候都有自己不同的标准,因为每个企业自身企业文化、发展历史、性质和招聘岗位都各不相同。“但仍有一些共通的标准——大多数企业通过招聘环节往往考察的是品质和素质,例如自信、坦诚、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脚踏实地的作风等等。”

    他还提醒同学们,企业校园招聘不是一蹴而就,往往要闯数关。“不同企业的流程会有些差异,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前期宣传、校园宣讲、简历筛选、笔试、面试和最终签约。在不同阶段,不同企业的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在面试阶段,有些企业要经过几轮,首先是人力资源部的综合素质面试,然后是业务部门的面试,主要考核候选人是否在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符合企业要求。”

    欧阳晖指出:“以往校园招聘以大企业为主,而今年一些中小企业也开始进入校园进行招聘,这说明对人才的争夺更加激烈,随着企业的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中小企业也越来越认识到校园招聘的重要性。实际上,从历史的趋势我们也可以看出,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中小企业都更普遍的使用校园招聘的方式进行人才储备。”

    对于很多深具传奇色彩的企业领袖纷纷亲自披挂上阵的新现象,专家认为,校园招聘的目标不仅仅是招到一定数量的毕业生,更多的企业开始通过校园招聘树立企业品牌形象,通过这种形象的树立和强化,企业也为未来的人才竞争奠定良好基础,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数年后就会成为人才市场的中坚力量。他说:“如李彦宏、李开复、陈天桥这样的领袖人物,其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通过他们的成功经历、个人魅力,加强大学生对企业的关注度,对于招聘的成功和企业形象的树立是具有积极意义。”


 
武汉晚报:300家企业竞逐最佳雇主

谁是2006年度最佳雇主?截止昨日,近300家武汉企业报名参加“2006CCTV中国年度最佳雇主”武汉赛区评选。专家指出,如此庞大的企业群联袂参赛,印证了武汉企业对这个话题的空间重视。

  -去年 武汉评出十佳雇主

  去年,央视《绝对挑战》和智联招聘携手本报,首次推出“2005CCTV年度最佳雇主调查”武汉赛区评选。最终,在200多家企业中,调查评出“2005CCTV年度最佳雇主调查”武汉地区十佳雇主。

  这项调查旨在“打造雇主品牌,倡导快乐工作”。其标准即是让员快乐工作。如果员工的快乐指数越高,那么参评企业就越有可能获得最佳雇主称号。

  今年,第二届“CCTV年度最佳雇主调查”延续去年快乐工作这一主题。企业自愿报名、专家推举产生入围企业,最后,调查将对入围企业进行专业化的内部考查。

  -报名条件——

  要无劳动关系纠纷案

  据了解,今年参评最佳雇主的报名条件为:

  1、在中国内地注册的法人企业;

  2、成立三年以上的企业;

  3、主要经济指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

  4、员工聘用机制实现充分市场化的企业;

  5、严格遵守劳动法规,年度内无劳动关系纠纷及安全生产事故的企业;

  6、已经获得"年度雇主"称号的企业隔年参加。

  -生存压力增大——

  彰显“雇主评选”的价值

  智联招聘专家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企业越来越深地卷入全球化竞争,个体生存压力也在这种不可避免的竞争中不断增大。

  经济学专家认为,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劳动关系出现矛盾的集中时期。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已成当今重要课题。

  “雇主调查”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引起社区各界关注。

  北大一女硕士花万元购置应聘面试职业装 

    求职压力竟然拉高“着装”花销。记者日前从西单、王府井、崇文门等商业区了解到,又是一年招聘时,近期买套装的女大学生越来越多,购买的多为400元至3000元之间的职业装。而北大一女研究生更是掏出近万元,购置应聘行头。引来应聘的同学们“排队”借穿这套天价服装。

  【学生举动】
  万元服装同学排队借穿

  为了能给招聘公司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北京大学研究生三年级的张靓(化名)特意花巨资自我包装一把。先是到王府井某商场,一狠心从里到外买了全套服装:衬衫1100元;裤子1200元;上衣2300元;外套3000元,整套下来共花去近8000元。之后,又到西单一百货商场花500元买了一双皮鞋,在中关村商场买了一个700元的皮包。最后一狠心,在另一商场又购买了880元的护肤品套装。
  张靓买到合适“装备”的消息不胫而走,第二天就有同学上门借衣。7天里有20多名同学借衣服。张靓特意排了一个“应聘服装外借时间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毕业生都抱有这种心态。他们愿意花更多的钱打造求职“行头”,就怕稍有疏忽,在面试中会被“毙”掉。

  【企业说法】
  衣着得体求职确占先机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从学生到公司职员社会身份的转换,求职成本首先就是“换”服装。对此,在中国服装网工作多年的赵先生表示理解。他认为,人靠衣装马靠鞍。许多企业不会只看大学生毕业时的专业和能力水平,还要看应聘者个人的特质是否符合企业发展需要。而得体的衣服是可以把求职者的特质发扬光大的,有利于在求职中占到先机。

  【专家观点】
  这是“社会病”重要表现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却指出,这是社会浮躁的一个缩影,是“社会病”的重要表现。
  周教授说,在求职难度不断加大、薪水被压低的现实下,大学生也想走捷径,名牌大学毕业生更是如此。而毕业生购买天价行头包装自己,恰恰反映出其脆弱、投用人单位所好的心理。周教授表示,用人单位看中求职者外表这是事实,但如果因此造成毕业生的“病态”心理,必将对青年人身心健康不利,对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影响,有可能因此在毕业生间造成恶性循环。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