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一周动态追踪

【字体: 时间:2006年10月3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拜耳医药保健与东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日联合宣布,拜耳将以10.7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东盛科技止咳及抗感冒类西药非处方药业务及相关资产,其中包括抗感冒药白加黑等。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医药保健领域最大的一起跨国并购案。

  

生物通综合报道

 

拜耳完成跨国医药收购

 

据中国医药网消息,拜耳医药保健与东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日联合宣布,拜耳将以10.7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东盛科技止咳及抗感冒类西药非处方药业务及相关资产,其中包括抗感冒药白加黑等。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医药保健领域最大的一起跨国并购案。  

        
中国是拜耳集团在亚洲的第二大市场,此次收购将使拜耳保健消费品部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大幅增长。这一收购包括与收购业务相关人员和资产的移交,包括盖天力位于江苏省启东市的生产设施及与该品牌有关的全国销售网络。所移交的员工和资产将成为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的一部分。拜耳本次所收购的止咳及抗感冒非处方西药系列产品在2005年的销售额为3.308亿元人民币,如果交割期间业绩达到约定标准,拜耳将再额外支付1.92亿人民币。  

        
东盛科技表示,这是一次双赢的收购,东盛这一举动,是为了专注于现代中药、传统中成药和麻醉及精神药品这三部分业务领域。

 

诺华中国研发中心将落户上海

诺华中国研发中心将落户上海

 

据诺华公司透露,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将于11月在上海揭牌,这是诺华投资兴建的中国第一家集创新医药研究与临床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发中心,其研究成果将面向全世界范围内疾病的治疗。

        
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将成为诺华公司迄今在中国最大的投资项目,其投资金额为9800万美元,也将成为跨国医药企业在华设立的最大的研发机构之一。

        
据悉,上海张江是诺华在世界上的第10个研发中心所在地。

 

辉瑞大举介入人用疫苗市场

辉瑞大举介入人用疫苗市场

 

美国制药业巨头辉瑞公司日前宣布收购英国私营企业、疫苗生产商PowderMed公司,这一行动标志着辉瑞正在大举介入快速发展的人用疫苗市场。

        
虽然辉瑞公司并没有透露此次交易的金额,但PowderMed公司的市场价值达数亿英镑,这一点众所周知。

        
辉瑞公司表示,收购行动是为了拓展公司业务而采取的新举措之一。这些新举措包括,对其认为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产品和技术实施外部采购等。

        
这个市场有钱赚

        
目前,辉瑞公司仅对动物疫苗市场有所涉足。在人用疫苗市场上,五家公司霸占着大部分份额。其中,葛兰素史克公司通过2005年下半年收购加拿大疫苗生产商ID  Biomedical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它在市场上的龙头地位。诺华公司则通过今年年初全面收购凯龙公司,进一步夯实了它在疫苗市场上的基础。默克公司的疫苗生产部门最近由于新开发的疫苗Gardasil  Zostavax相继获得批准,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另外两家大型疫苗生产商则分别是赛诺菲-安万特公司和惠氏公司。

        
因此,考虑到PowderMed公司的产品和技术仍然处于早期开发阶段,以及所面临的其他公司的竞争,辉瑞公司想要在疫苗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疫苗产业曾经被认为是低增长率和低利润率的行业。但是现在,这一产业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大型制药公司的关注。预计全球疫苗市场的销售额将从2006年的80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180亿美元,这一蓬勃发展的市场让诸多大型制药公司看到了其中所蕴藏的赢利机会。

        
新颖疫苗

        PowderMed
公司目前正在开发用于流感和慢性病毒性疾病的免针式疫苗。该疫苗通过利用压缩氦气,将免疫力传递给病人。

        
这种疫苗是通过PowderMed公司开发的加药微粒表皮释放(PMED)注射系统进行释放的。它将病毒DNA释放到人体皮肤表层,在这里,病毒DNA进入免疫网络的细胞内,产生免疫力,并加强人体对疾病的预防。

        
因此,与传统疫苗相比,这种释药方式有望提高疫苗的功效。

        PowderMed
公司表示,PMED系统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方便地用于禽流感治疗。

        
此外,PowderMed公司相信,该公司生产的疫苗用于对付流行性疾病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这些疫苗具有两大优点:一是病人可以自我给药;二是无须冷冻储存。这些优势尤其适合流行病易发地区。

        
从生产方式上来看,传统的流感疫苗由于是通过鸡蛋培养,生产过程往往长达9个月。相反,通过DNA方式研制出的疫苗可以快速和大规模地组织生产,与此同时,它们又可以以低剂量的形式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因此,DNA疫苗有望在与蛋基疫苗技术和正在开发中的细胞基疫苗技术的竞争中胜出。

        
辉瑞和PowderMed公司都表示,新的DNA技术(比如PowderMed公司开发的无针式疫苗)能够使制药公司更加迅速地生产出用来对付新流感毒株的疫苗,因此,它们成为了创新型疫苗设计(被称为“基因免疫接种”)的强大工具。

        
辉瑞公司CEO杰弗瑞•肯德勒说,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说,我们极其需要更加有效的新颖疫苗,用来预防和治疗传染病。PowderMed公司正在进行临床开发的DNA流感疫苗可用于预防季节性流感和禽流感,其中进展最快的候选疫苗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阶段。

 

葛兰素史克投资5亿欧元扩大疫苗产能

葛兰素史克投资5亿欧元扩大疫苗产能

 

中国医药信息网消息,葛兰素史克日前表示,将投资超过5亿欧元(63500万美元)在其位于法国St-Amand-Les-Eanx的工厂用于生产疫苗。所增加的产能将在2011年投入运营。

        
葛兰素史克称,所增加的产能将用于满足成人和儿童疫苗需求的增加,其中就包括扩大疫苗Cervarix的产能。Cervarix可用于治疗子宫颈癌,葛兰素史克计划在2006年年底前在美国申请许可证。据悉,去年,全球疫苗市场份额增长超过15%,达到58亿英镑(109亿美元),其中葛兰素史克达到了14亿英镑。葛兰素史克称,其疫苗市场还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10年将增长2倍,到2015年将增长3倍。据统计,2005年,疫苗销售占葛兰素史克药品销售的7.5%;有分析指出,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3.8%

 

新加坡公司拟在我国建20个生物电厂

新加坡公司拟在我国建20个生物电厂

 

据国外媒体报道,总部在新加坡的EnerSaveLtd.公司日前称,他们计划到2010年为止在中国大陆建设20个生物电厂。

  该公司目前有三座装机2.4万千瓦生物电厂在建,首座将在2008年运行。在采访中,公司CEO称,到2010年他们至少建设20个生物电厂。  

  生物质能材料如木头、庄稼秸秆和农作物废弃物可用来烧锅炉产生高压蒸汽带动汽轮机发电。  EnerSave公司三座电厂中每座大约耗资3000万美元,中国银行提供60%贷款,其余通过公平募集取得。公司CEO称,该公司建设其余电厂将用同样募集资金方法,目前已与中国省级主管单位签订10份预备协议。每座电厂平均寿命为30年。

  EnerSave原先为工程服务公司,2003年对中国进行风险投资建设垃圾电厂,燃烧物为无机材料。本月晚些时候这座在广东省的电厂将进行试运,2006年底投入商业运行。

  该公司CEO称,现在越来越清楚地表明,生物电厂比垃圾电厂更赚钱,由于中国有极为广大的农作物资源,生物电厂发电很廉价。

  这位CEO称,中国每年产生15亿吨农作物残留物和木材垃圾。20061月生效的新能源法规定,这些材料不能作燃烧处理。中国新能源法对生物能工业是个推动。

  激励措施有:保证以通行电价加0.25元出售给国家电网,生物材料由林业当局提供,允许通过协商把电出售给第三方。

  新能源法是中国政府规划的路线图,其目标是让总能源需求的15%来自新能源,包括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燃料。根据该法,水电不认为是新能源。

 

 

国际资本聚焦中国医疗健康产业

国际资本聚焦中国医疗健康产业

 

据美国IrvingLevin公司的一份研究表明,2005年,国际资本向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呈上升趋势,风险投资达到73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5%。其中,生物制药领域吸引的风险投资数量最多,达到21亿美元;医疗器械和化学药物领域吸引的风险投资均为14亿美元,分列第二、第三位。分析家认为,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在2006年仍将是风险投资的热点。

  道琼斯VentureOne和安永华明于20069月发布的中国区季度风险投资报告显示:2006年第二季度,总部设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公司共获得54笔风险投资,投资额达到4.801亿美元,是两年半以来的最高季度投资额,比2005年第二季度增长1倍,中国的风险投资体系正走向成熟。

  尽管中国医疗健康业并不占国际风险投资的主导地位,但是,该行业正成为国际资本关注的焦点,仅第二季度,该行业共获得了570万美元投资。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中国的医疗健康支出已成为继食品、教育之后的第三大消费支出,但总体规模不足国内生产总值的  2%,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也因之成为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产业之一。市场的空白孕育着巨大的商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国际资本聚焦的第二大板块。

  由合众世纪、福朗飞华主办的“中国首届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峰会”将于125日在京召开,峰会就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现状、趋势、行业整合并购、数字健康等话题,邀请国际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和国内知名医疗企业参与,搭建中国医疗健康业与国际风险投资基金对话的平台,促进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接轨国际资本,利用国际资本实现行业的高速发展。

  由合众世纪、福朗飞华主办的“中国首届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峰会”将于125日在京召开,峰会将就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现状、趋势、行业整合并购、数字健康等话题,邀请国际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和国内知名医疗企业参与,搭建中国医疗健康业与国际风险投资基金对话的平台,促进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接轨国际资本,利用国际资本实现行业的高速发展。

  据美国Irv  in  gLev  in公司的一份研究表明,2005年,国际资本向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呈上升趋势,风险投资达到73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5%。其中,生物制药领域吸引的风险投资数量最多,达到21亿美元;医疗器械和化学药物领域吸引的风险投资均为14亿美元,分列第二、第三位。分析家认为,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在2006年仍将是风险投资的热点。

  尽管中国医疗健康业并不占国际风险投资的主导地位,但是,该行业正成为国际资本关注的焦点,仅今年第二季度,该行业共获得了570万美元投资。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中国的医疗健康支出已成为继食品、教育之后的第三大消费支出,但总体规模不足国内生产总值的2%,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也因之成为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产业之一。市场的空白孕育着巨大的商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国际资本聚焦的第二大板块。

 

人胰岛素国产化陷入困局

由于治疗糖尿病药物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使得胰岛素在经过80余年的发展后,仍然是医药领域的“常青树”。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多以及胰岛素新剂型的不断上市,胰岛素类产品市场还将会继续扩大。

  

        
国内胰岛素医药市场巨大,而且潜力十足,然而,国内基因工程人胰岛素产业化基本可以认为还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规模甚小,国际竞争力弱,造成了进口胰岛素垄断国内医药市场的现象,而且可以肯定,这种国外垄断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

  

        
胰岛素自1921年由加拿大Toranto大学的Banting发现后,使得糖尿病的治疗成为可能,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医学发现之一,该研究也因此于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诺贝尔奖又先后3次授予了与胰岛素相关的研究人员,胰岛素因此也成为了上个世纪科技界最为耀眼的“明星”。

  

        
我国科学家于1965年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而举世瞩目,也是中国离诺贝尔奖距离最近的一次科技成就。在这之后,国内在胰岛素研究领域获得院士称号的约有10人。然而40年后的今天,尽管国内一些生物制药企业信誓旦旦表示自己的基因工程胰岛素产业化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但中国人目前所用的人胰岛素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这个事实无法改变,这无疑表明,我国人胰岛素科技产业化是一场败局。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