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竺在《PNAS》上又发高水平文章

【字体: 时间:2006年10月2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在近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的陈竺院士和上海瑞金医院童建华领导的研究组发表了白血病细胞的RIG-G基因研究的最新发现。

  

生物通报道:在近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的陈竺院士和上海瑞金医院童建华领导的研究组发表了白血病细胞的RIG-G基因研究的最新发现。

RIG-G基因最初是从一种急性的前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系NB4中分离出来的,它编码一种60kDa的细胞质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够被全反式维甲酸(ATRA)处理所诱导。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证实U937细胞中Rig-G的异常表达能够导致在G1/S过渡阶段细胞的明显聚集。改变几种重要的细胞周期调节因子能够使细胞发生生长停滞。

有趣的是,Rig-G能够通过与JAB1蛋白相互作用来改变JAB1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并且可以通过防止p27发生JAB1依赖性和泛素/蛋白体介导的降解来增加细胞中p27的水平。

进一步的研究证实Rig-Gc-myc下调过程中的一个作用,而c-myc的下调会导致p21的上调。P21又与细胞周期的停滞紧密相关。

此外,这项研究还揭示出Rig-GSTAT1的一个直接靶标。STAT1是调节IFN应答中的一个关键转录因子,并且可能是第一个经实验证实的IFN-α抗增殖作用的分子调节因子。

由于IFN-α和ATRA能够相互增效来抑制细胞内友这两种化合物触发的途径,因此研究人员推测Rig-G还可能是ATRAIFN-α之间的信号交谈的一个关键分子节点。(生物通雪花)

陈竺



陈竺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艺术、科学和人文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
  1953年生于上海,1981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际科学院协作组织主席,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常务委员,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遗传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遗传学会人类遗传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生物与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意大利热那亚大学名誉教授,国际血友病联盟成员,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顾问委员会成员。
  陈竺教授在人类白血病的研究中,对阐明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提出的白血病“靶向治疗”观点,为肿瘤的选择性分化、凋亡治疗开辟了全新的道路,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国立癌症研究院杂志(JNCI)》等杂志曾多次予以报道。
  1994年以来,在继续深入白血病研究同时,陈竺教授参与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的运筹、组织和管理工作,建立了初具规模的人类基因组研究技术体系,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基因组研究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领导展开了人类基因组DNAcDNA的大规模测序,取得了多项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他还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在他的指导下,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组建了上海申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南方基因有限公司,并将部分研究成果以技术转让形式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这方面工作同样得到了《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等的高度评价。
  陈竺教授在国际著名刊物如《PNAS》、《BMBOJ》、《J Exp Med》、《JCI》、《Blood》、《Am J Hum Genet》、《Oncogene》、《Leukemia》等以及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据SCI统计被引用约4000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1993年三等奖、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1997年法国全国抗癌联盟卢瓦兹奖、1998年度“求是”基金青年科学家奖、1999年****成就奖一等奖、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卫生部、国家教委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 1997年和2002年)等多个奖项。2002年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骑士荣誉勋章”。2003年当选国际科学院协作组织主席。

童建华

童建华,女,19668月出生,现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遗传工程专业,1997年获得法国巴黎第七大学人类遗传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有关白血病发病及治疗分子机制的基础研究,十多年来参加了血研所一系列重大的科研项目,在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APL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来,由童建华领导的课题组对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信号传导途径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发现环腺苷酸/PKA通路在APL细胞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在国际上率先报道了环腺苷酸具有参与介导As2O3诱导分化APL细胞的功能,为阐明As2O3诱导缓解治疗APL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这些年来,童建华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863计划以及国家科技部中法高科技先进合作项目的研究任务,并获得了市科委启明星计划的资助。

代表性论文:
1. Zhu Q,
, Tong J-H (通讯作者). Blood, 2002, 99, 1014-1022
2. Tong J-H et al. Genomics, 2000, 69(3), 380-390.
3. Tong J-H et al. Leukemia, 1999,13,pp1982-1992.
4. Tong J-H et al. Leukemia,1998,12,pp1733.
5. Tong J-H et al. Oncogene, 1997, 14, 1563-1570
6. Tong J-H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7, 94, 7406-7411
7. Tong J-H et al. Oncogene, 1992, 7, 311
8. 
朱琦、…、童建华(通讯作者)。中华血液学杂志,2003, 24(1), 6-9.
9. 
贾培敏,…,童建华(通讯作者). 癌症,200221337-340
10. 
朱海青,…,童建华(通讯作者).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121385
11. 
童建华等。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5, 1:3
12. 
童建华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4, 14, 277-284
13. Tong J-H et al. Chin Med
J(英文版)1994107:12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