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发现阻断艾滋病毒复制的新途径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5年03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中国科技大学25日正式对外宣布,学校研究人员通过与国外机构的合作,已经成功找到阻断艾滋病病毒复制的新途径,为无抗药性艾滋病药物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手段。这一成果已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
据中国科大化学院有机材料研究室汪志勇教授介绍,由于艾滋病毒具有快速变异的特性,使得目前社会上普遍采用的两类药物极易使之产生耐药性。同时,这两类药物具有的毒副作用和高昂的费用,让很多艾滋病患者望而却步。
中国科大与其合作者的工作就是寻找抵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新“靶点”。汪志勇教授说,最近的药学基础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要在人体内“蔓延”,必须要附着在正常的人体细胞上,然后想办法“钻进去”,进而完成复制。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他说:“我们的思路就是找到一种东西,先把那个病毒附着的位置占住,这样它就没‘门’可入了,自然也不能在人体内发生作用。”
经过3年多的共同努力,中国科大及其合作者最终成功找到了这位“优秀的占位者”——一种小分子化合物,从而有望阻断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进一步复制、蔓延,为新型艾滋病治疗药物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前,这一初步研究成果已被美国化学会志刊登,并得到了高度的评价:“所有的实验工作都是高水平的,该项工作使得抗艾滋病药物新靶点的确认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汪志勇教授表示,研究正在深入进行过程中,争取在3——5年内完成基础性研究,然后进入临床阶段。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科技大学研究人员与美国研究机构合作,在实验室中成功找到了阻断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存活的新方法,为下一步艾滋病临床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手段。
据中国科大的专家介绍,艾滋病病毒侵害人体的基本机理是病毒进入人体后四处游走,在“找到”能进入人体细胞组织蛋白质的“洞口”时,它立即钻入,复制自身,结果导致人体正常细胞死亡,艾滋病病毒存活,患者的免疫系统“瘫痪”。
据了解,艾滋病病毒之所以能够在人体内复制,最关键的原因是该病毒中有一种名为“乙酰化赖氨酸残基”的物质能“入侵”人体细胞蛋白质,并与其中的“核转录共激活因子”之间牢固结合,然后得以生存复制。
中美科学家此次在实验室中通过大范围的筛选,成功地找到了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它能够“抢先”占据艾滋病病毒入侵的“洞口”,从而成功阻断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细胞,让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因无法复制、蔓延而自行消亡。
据介绍,这项合作发现目前处于国际艾滋病研究最前沿。其研究成果近日已被《美国化学会志》刊登,并得到了高度评价:“所有的实验工作都是高水平的,该项工作使得抗艾滋病药物新靶点的确认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国科大的专家表示,有望在3到5年内完成此项研究的基础研究工作,然后开始临床研究。
目前,全世界每天新增1.6万艾滋病感染者,平均每分钟有5人死于艾滋病。2003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艾滋病患者达8万人。目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而且毒副作用大,治疗费用较高。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和化学院有机材料研究室汪志勇教授课题组与美国西莱山医学院(Mount Sinai School of Medicine)合作, 以艾滋病毒转录共激活因子特定区域(PCAF/BRD)为基础进行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制,最近取得了重要进展。
众所周知,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致命的传染病。自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以来,已在全球迅速蔓延。近年来我国爱滋病患者人数也迅猛膨胀,且呈加速趋势,它的危害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艾滋病-1型病毒(HIV-1)的快速变异导致了治疗艾滋病药物研制的极大的困难。最近,汪志勇教授课题组与其合作伙伴——美国西莱山医学院的MingMing Zhou 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紧密合作、共同努力,以PCAF/BRD而不是病毒蛋白(HIV-Tat)为靶点来阻断艾滋病毒的基因表达, 研究表明HIV-1的转录并复制(被感染过程)需要艾滋病毒的反式转录蛋白(Tat)中乙酰化赖氨酸残基(AcK50)与人体核转录共激活因子(PCAF)之间独特的相互作用才能完成(图1)。在此基础上,他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的小分子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检测技术已成功筛选出三个先导化合物[N1-(2-硝基-苯基)-1,3-丙二胺] (1)(IC50=5.1µm)、[N1-(2-硝基-4-甲基苯基)-1,3-丙二胺](2)(IC50=1.6µm) 和 [N1-(2-硝基-4-乙基苯基)-1,3-丙二胺] (3)(IC50=7.2µm)。这些先导化合物能够选择性地与PCAF/BRD结合,其结合的牢固程度大大超过了与艾滋病毒中的乙酰化反式转录蛋白(AcKTat)结合的强度。通过测定它们与PCAF/BRD形成的复合物三维结构, 发现它们与PCAF/BRD的结合方式类似于AcKTat与PCAF/BRD的结合方式,从而为艾滋病的治疗发现了潜在的新靶点,为无抗药性的治疗艾滋病药物的研制提供了新的途径。
该研究的初步结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J. Am. Chem. Soc., 2005, 127, 2376),审稿人评价说:“所有的实验工作是高水平的,该项工作使得抗艾滋病药物新靶点的确认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目前该项合作研究正在深入开展过程中。
艾滋病的蔓延和危害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截至目前还没有研制出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3月25日下午,从中科大化学院有机材料研究室传来好消息,该学院汪志勇博士课题组与美国西莱山医学院共同研究发现了一种有效无毒副作用的抗艾滋病药物,这一发现在世界抗艾滋病药物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据悉,该药物有望在3到5年内进行临床实验。
据汪志勇博士介绍,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I)引起的,目前针对HIV—I的抗毒药物主要为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但由于HIV—I的快速变异及遗传异质性,使得这两类药物极易产生耐药性,难以有效控制艾滋病病毒。同时,由于它们的毒副作用和高昂的治疗费用,因而迫切需要根据HIV—I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继续寻找、发现抗HIV—I药物的新“靶点”。汪志勇博士说,早在1997年美国西莱山医学院发现了新的“靶点”,但急需要寻找到一个小分子的化合物来“阻挡”病毒侵入人的机体。在与美国西莱山医学院合作期间,他们课题组发现并筛选出一组小分子化合物。“这就好像一个中年人先占了一个位子,后面来的小孩子就没法去坐了,而小分子化合物就好比是中年人,艾滋病病毒就好比是小孩子。”汪志勇博士形容道。通过研究发现这一 化合物能阻断艾滋病病毒的复制和生存,从而控制了艾滋病病毒的蔓延。
汪志勇博士课题组与美国西莱山医学院这一共同研究发现, 为治疗艾滋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手段,为开发出一类无抗药性的治疗艾滋病药物提供前提条件。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生物通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