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专家:记05中科院候选院士詹启敏

【字体: 时间:2005年11月09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编者按】:两年一度的中科院院士增选活动预计在今年年底会揭晓。每次院士增选都会引起大家的关注,今年也不例外。在这里,生物通介绍一些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中进入第二轮名单的候选人及其从事的一些科学研究。

他是位在p53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
在世界上首次报道抑癌基因p53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调控细胞周期监测点与基因组稳定性中的作用);
首次报道GADD45基因是p53调控的靶基因;
阐明了p53和另一抑癌基因BRCA1对GADD45基因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理。

他也是位成长于中国,也为中国成长贡献的学者:
1987年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肿瘤专业毕业后远赴美国留学深造,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癌症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1998年他应邀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工作,担任高级研究员、副教授、博士和博士后导师。在2002年44岁正值发展蓬勃之际的他带着一身的本领回到祖国工作,被卫生部聘任为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这就是来自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院)的詹启敏教授——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理和分子阻遏”项目首席科学家(并列)。同时,他也担任“Cancer Biology and Therapy”,“中华医学杂志”,“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和“癌症”杂志的编委。
 
 
(2005肿瘤研究与治疗国际论坛,图片来自中国协会医科大学)

癌基因的概念是上世纪70年代肿瘤分子生物学家首先提出的,随后在国外几个实验室,癌基因先后获得克隆分离和鉴定。迄今已发现一百多个癌基因。进一步的研究揭示,其实癌基因是正常细胞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功能性基因,只是由于发生了点突变、易位重排、基因扩增等某种形式的改变,扰乱了原来正常有序的功能,成为对肿瘤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癌基因。20世纪80年代又发现了对细胞生长起负性调节作用的抑癌基因,到目前为止也已发现了20多个。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发现标志着肿瘤研究进入了分子肿瘤学时代。

20世纪90年代初,抑癌基因p53研究热潮兴起,当时刚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肿瘤专业毕业不久的詹启敏投身其中并很快作出成绩。1992年他参与的一项研究工作发表在国际著名的Cell杂志上,该项工作被誉为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里程碑”。这篇论文到目前为止已被SCI引用2300多次,多次被评为全世界医学生物领域十篇引用最高的论文之一。在这项研究中,詹启敏教授世界上首次报道抑癌基因p53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监测点来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而p53功能的失活则会导致基因组紊乱,从而产生细胞转化和癌变。因此,与50%-70%人类肿瘤有关的p53基因被看成“人类基因组的保护神”。之后,詹启敏教授又系统地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几十篇高质量的科技论文,包括首次报道GADD45基因是p53调控的靶基因,揭示了p53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对其下游基因调控来实现;发现了GADD45基因在细胞周期G2--M监测点的功能和机制。阐明了抑癌基因p53和BRCA1对GADD45基因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理。

今年是詹启敏教授“973”计划(“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理和分子阻遏”)的第三个年头,随着越来越多研究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成果的获得,相信在抑癌基因和恶性肿瘤的分子机制方面有一天我们会走到世界的前列。(部分资料来自网上)

下两位候选院士介绍:

05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候选人:隋森芳

05年中科院院士候选:海归骄子杨焕明

BBS讨论区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