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镛:应鼓励科学家在国内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字体: 时间:2005年11月11日 来源:科学时报

编辑推荐: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家镛

今年1月10日《科学时报》曾发表我对“办好我国的科技期刊”的一些不成熟看法,十分高兴该报现开展“如何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质量专题讨论”,我想再次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看法。首先我想,在过去半个多世纪,我国科学技术有令人十分欣喜的长足进步,值得我国科技工作者及广大人民高兴和自豪。我们用约50年的时间,走过了先进国家约150年所走的道路。但应该提到的是我国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人员队伍偏小,积累不多。同时干扰也不少,许多涉及发展科技的问题,有待提高认识,找出更符合客观规律的管理和工作方法。发展科技似乎很难找到十分理想的方式和方法,许多办法事实上都是“双刃剑”,容易产生人们不愿意看到的后果。比如资深科技人员是否也要用不少时间去做一些简单的劳动,否则就容易被人看作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又如是否应对科研人员实行所谓“断奶”,要他们自找经费,否则就连工资都没有,在许多管理评定办法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找到经费并不完全依靠能力和水平。在科技界许多人不愿意听到“老板”与“打工”这些名称的情况下,这些称谓愈来愈流行,但“打工”与“创新”似乎难以令人觉得有关联。应该引起注意导致这些称谓流行的原因。我们应该多听一些科研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对科研管理的意见。
影响我国、特别是面向国际学术界用英文发表的科技期刊的学术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不恰当地强调在具有高影响因子的SCI源刊上发表文章,这类源刊基本上由欧、美发达国家编辑出版,造成我国大量有较高水平的论文,在其他国家具有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发表,这不能不影响我国的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的排名偏低。如近年来中科院院士申请人按规定应附上的10篇重要论文中,全部或大部分论文是在外国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的。不应该反对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外国科技期刊上发表文章,但在目前的情况下,每个科学工作者应将自己高水平文章的一部分(比如1/3或1/2)在我国自己的重要期刊上发表,我个人认为是必要而合理的。如果我们不培育自己的科技期刊,难道等待外国学者将高水平文章投到我国办的科技期刊上?
我国科技期刊种类太多,据说有4600种以上,同时每种期刊每年出版期数及每期页数又偏少,即使与人口比我国少很多的国家所出版的面向国际的英文版期刊比较,人家的各种指标也比我们强,如韩国的英文版《化学工程学报》,每年6期,每期150~200页,而我国的英文《化学工程学报》,今年刚从季刊改为双月刊,而每期仅保持在128页或稍多一些。这种情况下,我们每种期刊登载的文章当然少一些,自然也降低了引用我们期刊的次数。
我国面向国际交流的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低的另一个原因是这类刊物在国际上销售渠道不畅,知道我国有这些刊物的国外专业人士不多,无论现在销售采用的请国外书商代售,或我国国际书店代售,或由各期刊编辑部自销,似乎都存在各种问题,这些刊物发行量很小,没有采用广告宣传,没有推销,只有坐等上门,知道我国学术期刊的人自然不会很多,引用率当然也就上不去。
面向国际交流的学术期刊还存在一个严重的经费问题,这类期刊很多是由各个学会主办,当前这些学会大多收入不多,开支不少,不但不能从经费上支持期刊,甚至还希望刊物上交一些收入。许多出版社也觉得维持这些英文刊物出版是“赔本生意”,甚至想甩掉这个负担。这些刊物编辑由于热爱本职工作,只好千方百计找赞助,维护期刊继续出版。有不少热心人士提出收版面费、登广告解决经费问题,但这两种方法似乎都不宜在当今与国际接轨声浪中采用。当前这类刊物编辑大都任务负担过重,很难有时间及精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改进刊物的质量。
上面提出的一些问题,希望随着各方面认识的提高,以及科研人员及编辑人员的不断努力,得到合理解决,从而使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得到不断提高。
(据《科学时报》)

打造高质量中国核心期刊,你我共出力!

第一站文章:

[候选优秀论文]南京大学王亚平研究小组(基因突变检测技术)

[候选优秀论文]军事医学科学院杨晓(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第二站文章:

[候选优秀论文]哺乳动物细胞RNAi进展(华中农业大学 樊斌)

[候选优秀论文]研究基因调控的新技术(南开大学 张琚)

[优秀候选论文]数量性状座位QTL分析(中国农业科学院 景蕊莲)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学术期刊|中国|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