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基因敲除克隆猪是怎么回事——网上越洋问答录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2年01月11日 来源:
编辑推荐: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李斌
孙青原)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培育出基本不含“排斥基因”的克隆猪,成为岁首世界范围内最为引人注目的科技进展。新华社记者日前通过互联网越洋采访了作为论文第一作者的留美中国学者——赖良学博士。
下面是问答录。
问:基因敲除克隆猪研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要开展这项研究?
答:本项目开始于1998年,前后有20多名来自7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在本实验室参与该项目的研究。研究的目的就是获得可供异种器官移植入人体的转基因克隆动物。项目最初由美国生物移植公司资助,由于投资巨大,生物移植公司无力独力承担,2000年1月瑞典医药业巨头纳瓦替丝公司加入。
灵长类以下动物的细胞表面,含有一种被称为半乳糖基转移酶的物质。在长期的生命进化中,这种物质在灵长类包括人中已经消失。因此如果将其他动物的器官和组织移植入灵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的内在抗体与外来组织器官细胞表面的半乳糖基转移酶相结合产生抗原-抗体反应,能够在几十分钟到数小时之内将外来移植物杀死,这就产生了所谓的超急性排斥反应。解决超急性排斥反应成为异种器官移植的关键。虽然人们试图通过一般的转基因技术生产能降低或掩盖半乳糖基转移酶活性的转基因猪,并取得一些成功,但并未解决根本问题。
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基因敲除技术和核移植技术相结合,培育出“删除”了产生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猪,从根本上消除排斥反应的根源。
问: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如何?
答:目前,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及美国的多家生物技术公司都在从事这项研究,我所在的美国密苏里大学动物科学研究中心击败竞争对手率先获得成功。虽然英国的PPL公司抢在我们的前一天发布新闻,但他们的猪是在2001年12月5日出生,没有经过同行专家评议。我们的猪出生于2001年9月和10月,因此世界承认我们第一,并认为在专利申请诉讼上将有利于我们实验室。
问:第一头基因敲除克隆猪是什么时候培育出来的?总共几头?生长情况如何?
答:1999年,我们完成了在胚胎成纤维细胞敲除基因的工作,并获得了专利。同年用于核移植工作,成功获得高比例的囊胚发育率。2000年开始进行胚胎移植工作,当年获得妊娠。
2000年3月生出第一只基因敲除克隆仔猪,但由于抢救不当,出生后几十分钟内即死亡。2001年9月获得第一窝存活下来的克隆猪,10月又有两窝出生,共获得7头基因敲除克隆猪,两头出生后数小时内死亡,另一头在第17天时在从前腔静脉抽取血液样品作检测时意外死亡。存活下来的猪目前生长状况良好,体重增长正常。异常情况是,一头猪只有一只眼睛能睁开,耳廓小,无外耳道,但仍有正常的视力和听力。另一头一右后肢趾关节紧张性弯曲,但能正常行走。
问:项目最困难的地方在哪里?是敲除基因还是克隆?
答:可以说基因敲除和克隆都非常困难。由于所采用的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有限,自然情况下同源重组的效率很低(1%),因此很多实验室不能获得真正的基因敲除细胞。由于基因敲除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药物筛选,供体细胞开始衰老,并且染色体也可能受到损伤,因此,克隆成功率比一般的供体细胞低得多。在胚胎移植后,妊娠率约25%,但只有10%左右维持到正常分娩。
问:国际同行如何评价这一成果?
答:国际同行评价极高。在发表论文的同一期《科学》杂志上,还发表了一篇权威专家的评价文章,认为这是异种器官迈出的关键第一步。过去异种器官只是一种设想,现在可以用我们获得的克隆猪器官去检验这种设想的可行性了。从经济方面看,华尔街分析师估计,其市值每年为50至60亿美元。
摘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