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
生物通首页 >  中国科学人 > 鄢和新教授:破解功能性肝细胞体外培养和扩增难题  

导语:
       众所周知,肝细胞在体内具有强大的再生潜能,正常肝脏三分之二切除后可在一周内通过细胞增殖恢复原来肝脏体积。然而,原代肝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却无法实现体外长期增殖,这也一直是困扰该领域的瓶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助于推进肝细胞体外药物代谢,终末期肝病细胞治疗以及疾病模型构建等研究……


鄢和新教授:破解功能性肝细胞体外培养和扩增难题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的鄢和新教授、王红阳院士团队发表了题为“Reversible transition between hepatocytes and liver progenitors for in vitro hepatocyte expansion”的文章,破解功能性肝细胞体外培养和扩增难题,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 详细全文

 


    肝细胞癌研究最新进展 :

Cancer Cell:胆管癌和肝细胞癌的博弈
研究利用小鼠模型在肝脏中模拟慢性氧化压力损伤,发现高度激活的肝脏巨噬细胞分泌大量肿瘤坏死因子Tnf;令人意外的是,胆管癌细胞摄取肿瘤坏死因子Tnf并激活JNK/c-Jun信号通路,使原本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的肿瘤坏死因子Tnf成为胆管癌恶化的帮凶。

以毒攻毒 一种呼吸道病毒竟能杀死肝癌细胞和肝炎病毒!
利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可引起儿童咳嗽和感冒的病毒,可能有助于对抗原发性肝癌。这项研究表明,该病毒——呼肠孤病毒(Reovirus),可刺激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死癌细胞。此外,该研究小组发现,呼肠孤病毒也能够杀死丙型肝炎病毒——原发性肝癌的常见原因。

第三军医大用CRISPR探讨肝癌性别差异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最常见和恶性的肿瘤。HCC发病率在不同性别之间具有很强的差别,因为男性是这种疾病的主要受害者。虽然已有一些研究揭示了雄激素/雄激素受体(AR)轴和肝癌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但是根本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在国际著名期刊《Oncotarget》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和重庆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CRISPR系统,对于雄激素/AR轴在HCC中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见解,并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方法,在HCC疗法中抑制这个轴。



    课题组研究成果 :

王红阳院士《Hepatology》发表肝细胞癌研究新成果
肝细胞癌(HCC)患者,迫切需要可以确定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以及靶向治疗。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来自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复旦大学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水平上进行了筛选,以确定与肝癌发生和进展相关的功能性基因。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12月27日的《Hepatology》杂志。

王红阳院士Hepatology解析肝癌患者中红细胞增多症的分子机制
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在线发表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题为“Erythrocyto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ortends poor prognosis by respiratory dysfunction secondary to mitochondrial DNA mutations”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结果表明,癌细胞来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肝细胞癌的进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并且EPO/EPOR可被视为具有红细胞增多症的肝癌患者的一个治疗靶标。

王红阳院士Nature子刊发表癌症研究新发现
肝癌是一种预后很差的常见癌症,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这种疾病。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也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发生转移和形成门静脉癌栓(PVTT)。第二军医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对HCC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蛋白Merlin的一个剪切变体会促使HCC出现转移。这一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人物简介:
鄢和新教授

王莹飞

1996年本科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1999年考入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师从王红阳院士,2004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干细胞和生物治疗。

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2004-2006),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创新基金1项。

目前主持国家863计划专题课题1项(2007-2010,319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2009-2011,30万),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课题1项(2007-2009,13万)和上海市曙光计划课题1项(2008-2010,15万),同时还参加了多项国家和上海市课题的研究工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2006)。

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和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07),作为第三完成人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

发表论文1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5.6分,总计影响因子55分。

协助指导和培养研究生生9名。2003年获复旦大学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学金,2004年获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获日本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2007年获上海市第十一届“银蛇奖”提名,2008获年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