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
生物通首页 >  中国科学人 > 余文瀚:利用CRISPR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导语:
        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给分子生物学领域带来了一场变革。研究者们只需使用细菌核酸酶Cas9和引导酶切位点的短RNA,就能够在活体生物中有效敲除或者改变基因序列,这为许多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余文瀚:利用CRISPR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是一种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慢性、进行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的变性疾病,发病率大约为四千分之一,会引发视网膜变性,并最终导致失明。这种遗传性疾病已与超过60个基因(和超过3,000个突变)相关联,因此为基因治疗增加了难度。最近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眼科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通过一种病毒载体直接向眼睛输送了基于CRISPR-Cas9的治疗元件,成功在视网膜色素变性小鼠中阻止了细胞的死亡。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3月14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眼科研究所的伍志坚研究员(Zhijian Wu,音译),第一作者为余文瀚(Wenhan Yu)博士,余文瀚博士指出,“AAV载体是可以安全、高效地转导光感受器细胞和其他一些视网膜细胞的成熟系统。它携带的基因能够在光感受器细胞这种非分裂细胞中长期存在表达。它解决了将CRISPR-Cas9系统安全有效传递到体内的问题”……详细全文

 
 
人物简介:
王莹飞 余文瀚
2014-:博士后研究员,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Ocular Gene Therapy Core
2008-2013:博士,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4-2008:学士,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方向:眼科疾病的基因治疗

主要研究工作:
1. CRISPR/Cas9 介导的视网膜细胞基因编辑
2. CEP290基因变异相关LCA的基因治疗
3. RPGR基因变异相关RP的基因治疗


    先进的CRISPR-Cas9技术

在视网膜的眼后部组织中有两种类型的细胞,能将光转换成电信号发给大脑,细胞占所有感光细胞的95%以上,能在昏暗的光线下产生视觉;视锥光感受器(视锥细胞)虽然只占5%,却主要负责在日常光照条件下产生视觉以及颜色识别。导致视网膜色素变性的遗传突变一般首先影响前者,产生夜盲症状。而由于视杆细胞还会为视锥细胞提供重要的结构和营养支持,因此视杆细胞的缺陷或死亡会导致视锥光感受器继发性变性,最终导致失明……

PNAS:揭开感光细胞死亡之谜
Nature子刊:光遗传学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的重要突破

去年年初,美国Cedars-Sinai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删除视网膜色素变性的遗传突变,与其相比,最新这项研究“有两方面重要的区别:1)以前的研究一般针对单一基因突变,我们的策略理论上可以针对绝大部分视杆细胞相关基因突变引起的视网膜色素变性;2)以前的研究一般是在新生小鼠眼内注射质粒,通过electroporation传递基因,此时视网膜还未停止发育,一些细胞还会分裂分化;而我们的方法是用AAV传递CRISPR-Cas9系统,对接近成熟(2周)或成熟(4-5周)小鼠进行治疗,主要针对非分裂细胞”,余文瀚博士说……

中美学者Nature第一次发现CRISPR的新编辑作用:非分裂细胞基因编辑
华人女学者用CRISPR技术改善遗传性失明
CRISPR治疗疾病又有新突破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