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不可思议的蛋白质相变过程
大约在2007-2008年间,郑教授实验室跟John Yates实验室合作完成了第一个纺锤体基质蛋白质谱分析。在这个基础上,郑教授实验室又与中科院朱学良教授实验室合作,在朱教授实验室以鼠胚胎干细胞(mESCs)为系统,对纺锤体基质蛋白进行了RNAi筛选,从中找到了可能在细胞有丝分裂(mitosis)中有重要作用的基因BuGZ…… [详细内容]
|
|
|
|
|
|
|
郑诣先
198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学系,在西南农业大学执教近3年后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在果蝇中发现一个与微管蛋白(gamma tubulin,对细胞结构与基本功能至关重要)有关的基因(gamma tubulin in Drosophila and humans, Cell, 1991)。随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博士后,师从Bruce Alberts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分离和鉴别了r-微管蛋白环形复合体(gamma tubulin ring complex,Nature,1995)。后赴美国卡耐基科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至今,兼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系教授。
郑诣先实验室利用爪蟾成熟卵裂解液,细胞体外培养,果蝇及哺乳动物来研究细胞中心体(微管细胞内成核部位)的结构与功能,在果蝇发现一种微管蛋白包含环状复合体(γTuRC),可在体外使微管成核,并证明其为微管成核的要素。近年来,除研究细胞分裂外,还扩展至干细胞,老年研究,与发育等领域。
目前已发表高水平专业论文80余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在Cell、Nature、Science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0多篇,在国际生物学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