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
  研究成果 人物简介  

导语: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了多个全新的中国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易感位点,这对于解析这一疾病的分子机理,以及相关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Genetics》。


专访林东昕:食管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了多个全新的中国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易感位点,这对于解析这一疾病的分子机理,以及相关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Genetics》。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林东昕教授,林教授研究组曾系统地研究了致癌物代谢、DNA修复、细胞周期和凋亡控制、肿瘤免疫等系统的基因遗传变异与肺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常见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在癌症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回顾自己多年的科研道路,直率的说,“我自己的感受是科学研究很辛苦而且相对其他工作来说比较“寂寞”,尤其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要沉心工作不容易。不过话说回来,探索未知也其乐无穷!” [详细阅读]

 


◆ 什么是食管癌?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六大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全世界每年新诊断的食管癌患者约40万人,一半以上发生在我国。我国食管癌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河南、河北和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是中国也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此外,广东潮汕和四川盐亭等地区也是食管癌发病较高的地区。少数民族中,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和蒙古族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目前,食管癌仍是这些地区肿瘤相关死亡主要原因。


◆ 食管癌研究进展


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两个食管癌易感基因 
       研究人员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这一国际公认的复杂疾病易感基因搜寻的最新技术,通过对2.5万余例中国汉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等不同民族和地区食管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对比分析,发现这些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食管癌患者均与基因PLCE1和C20orf54密切相关。
中美两国科学家合作食管癌研究取得显著成果
食管癌遗传易感性因素研究获进展



 
人物简介:

林东昕

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癌发生及预防分子机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1986年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1988年8月至1990年6月先后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肿瘤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1990年7月至1994年8月在美国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室从事肿瘤基础研究。1995到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工作。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8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3-2004年度);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1年)。

主要学术贡献:

较系统地研究了致癌物代谢、DNA修复、细胞周期和凋亡控制、肿瘤免疫等系统的基因遗传变异与肺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常见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系。至今已发表研究论文140多篇,其中发表在包括Nat Genet,J Exp Med,JNCI,Gastroenterology,Cancer Res等著名或重要的国际专业期刊的论文120多篇,全部论文被引用3000余次。研究成果获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表在Nature Genetics的文章(Sun et al, 2007;39:605–613)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已有3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2000-2011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info@ebiotra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