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美玉
今年,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耿美玉带领研究组成功研发了一款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新药:“九期一”(GV-971),这是中国原创国际首个寡糖类抗AD药物。 原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获准上市
薛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天教授结合视觉神经生物医学与创新纳米技术,首次实现动物裸眼红外光感知和红外图像视觉能力。这一研究成果发表Cell杂志上。 中美科学家Cell首次实现动物裸眼红外光感知和红外图像视觉能力
高彩霞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研究员在Science上发文,首次在个体水平上发现单碱基编辑系统存在脱靶效应。 高彩霞发表综述文章:基因组编辑技术与植物精准育种综述 中国学者Science最新发文:首次在个体水平上发现单碱基编辑系统存在脱靶效应
杨辉
杨辉研究组今年接连发表Nature,Science文章,不仅建立了一种被命名为GOTI的新脱靶检测技术,而且开发更高精度的单碱基基因编辑工具,降低RNA脱靶风险。 杨辉课题组再发一篇《Nature》:DNA碱基编辑诱导大量靶外RNA突变
邓宏魁
今年,邓宏魁研究组与其他研究组合作,建立了基于CRISPR在人成体造血干细胞上进行CCR5基因编辑的技术体系,实现了经基因编辑后的成体造血干细胞在人体内长期稳定的造血系统重建。这是世界首例基因编辑人体造血干细胞成功移植。 世界首例基因编辑人体造血干细胞成功移植
奚志勇
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奚志勇教授长期致力研发基于Wolabchia策略控制蚊媒,今年他的团队取得了热带病蚊媒生物防治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这将对全球热带蚊媒病的防控预计将产生深远影响。
饶毅
今年,著名分子神经生物学家饶毅教授除了出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实名举报3人学术论文造假以外,在学术上还创新性地提出了“化学连接组学”这一新概念。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实名举报3人学术论文造假 Neuron:饶毅等提出脑研究的“化学连接组”新概念 饶毅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屠呦呦
BBC今年1月发起了“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票选活动,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位列28位候选人名单之中。她是此次入选科学家中唯一的亚洲面孔,更是科学领域唯一在世的候选人。 屠呦呦团队放“大招”:“青蒿素抗药性”等研究获新突破 屠呦呦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屠呦呦入围BBC“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
刘澎涛
来自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刘澎涛教授团队,今年研发了一种获取干细胞的新方法,在全球首次成功获得猪和人的扩增潜能干细胞(EPSCs)。 世界首例!港大学者Nature子刊培养出猪扩增潜能干细胞
蒲慕明,张洪钧,孙强和刘真团队
去年1月,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宣布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时隔一年,同样是1月,蒲慕明,张洪钧,孙强和刘真这一团队首次成功构建一批遗传背景一致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模型,这意味着克隆基因编辑猴技术由此从理论层面迈向了实践层面…… 中科院背靠背两篇文章 发表体细胞克隆疾病模型猴最新成果
设计制作:生物通